在中國,沃爾瑪多維度實現資源可再生利用

? 新聞資訊 ????|???? 來源:沃爾瑪 ????|???? 作者:admin????|????閱讀:0????|???? ?2022-07-13

本文標題在中國,沃爾瑪多維度實現資源可再生利用,作者:admin請您欣賞。沃爾瑪中國眾多優秀文章,如果想要瀏覽更多相關文章,請使用網站導航的搜索進行搜索。本站雖然不乏優秀之作,但僅作為參考,希望對您者有所幫助。。

  “綠色低碳,節能先行”是永恒的主題,近日,全國節能宣傳工作緊密圍繞著國家提出的“雙碳目標”開展。據不完全數據顯示,近年來,沃爾瑪中國通過采用可再生和清潔能源、升級低溫室氣體排放產品、實施余量食物捐贈等方式促進門店低碳行動,共計減少73.6萬噸碳排,相當于等效植樹4000多萬棵。

  實現資源可再生利用:環保回收瓶制作工作馬甲

  據悉,沃爾瑪中國有一個已經持續了將近兩年半的環保項目:用約六個塑料瓶回收制作一件沃爾瑪環保馬甲。經過循環處理變成沃爾瑪大賣場的環保馬甲,穿在了工作人員身上,成為行走的低碳宣傳牌。截止2022年5月,該項目已循環利用了119萬多個塑料瓶。這也是沃爾瑪中國的一線門店,在踐行低碳環保、可持續發展眾多項目當中的一項。

1.jpg

  全球范圍內,沃爾瑪在可持續發展領域擁有17年的豐富經驗,并在2020年進一步宣布向“資源可再生型”公司轉型,以應對日益加劇的氣候危機。

  多維度推動門店節能減排行動,推進企業可持續發展

  在中國,沃爾瑪不僅設立了相應的綠色運營目標,同時注重將綠色運營目標分解到運營環節和細節當中,在全國范圍內的沃爾瑪大賣場、從多維度來推動門店的節能減排行動。

  多維度分別是:

  用數字化智能管理,把握零售運營中的低碳細節。沃爾瑪通過數字化智能管理,使用智能化設備監控門店的能源消耗,降低門店能耗。全國300多家門店完成油煙機變頻改造,節能率可達25%-40%;運用空調自控系統提高調節質量,降低冷、熱量消耗,節能率可達15%-25%;通過自動控制平臺,隨時查閱店內冷凍設備運行狀態,精確控制制冷流量,減少能源損失;優化照明控制系統,分時段控制照明區域。

  節能改造,每年省電1400萬度。一般認為,零售超市能耗主要來自空調、照明設備、中央空調、冰箱冷柜、電烘(烤)箱。沃爾瑪通過使用高效低能耗設備和產品,提升能源有效性,每年節省用電1400萬千瓦時。 11家門店已采用R448A環保制冷劑,節能率能達10%-13%,每年可減少6200噸碳排放;7家大賣場已完成磁懸浮冷水機改造,每年節省用電200萬千瓦時;全國近30家山姆門店升級LED燈高棚燈,每年節省用電近1200萬千瓦時。

2.jpg

  采用清潔能源。除了數字化管理、重點能耗設備節能改造,沃爾瑪還持續通過采用太陽能光伏發電、清潔能源等,支持綠色能源發展。累計發電近380萬千瓦時,減少碳排3780多噸;在江蘇、四川、云南、湖南等地采購清潔能源,對比火電減少碳排近30萬噸,相當于等效植樹1600多萬棵。

  將低碳節能融,入員工日常運營細節。沃爾瑪每年組織全員節能培訓和宣傳,鼓勵員工培養良好的合理用能、節約用能的行為習慣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2022年1月到4月,沃爾瑪大賣場可比店同期節約用電1800萬度,節省電費支出1300萬元。

  廢棄物轉化,提升門店廢棄物轉化率。沃爾瑪長期進行廢棄紙皮、纏繞膜、硬塑料等廢棄物的回收利用,且規模數量極大。

  把余量食物捐進“食物銀行”,減少潛在碳排超43萬噸。自去年起,沃爾瑪中國上海所有大賣場啟動“余量食物捐贈”,至今累計捐贈食物59271份。這是沃爾瑪中國在《反食品浪費法》的框架下,服務社區、減少食物浪費的同時,也減少了銷毀食物產生的潛在碳排超43萬噸。

3.jpg

  正如沃爾瑪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朱曉靜所言:“當一家企業的愿景、使命和價值觀具有利他性,結合自身的業務特性和優勢打造出社會共益的商業模式,既能解決環境和社會問題,又能創造經濟價值,才有可能實現基業長青。”


以上便是沃爾瑪中國給大家分享的關于在中國,沃爾瑪多維度實現資源可再生利用的相關信息了,希望能幫助到大家,更多沃爾瑪相關信息,敬請關注沃爾瑪中國!

本文標題:在中國,沃爾瑪多維度實現資源可再生利用
本文鏈接:/xwzx/340.html

在中國,沃爾瑪多維度實現資源可再生利用相關文章:

  • 沃爾瑪在中國頻頻出手!斥資8500萬增設自動分揀系統
  • 沃爾瑪中國:洞察新生代父母需求,打造一體化親子生活體驗
  • 完成了創紀錄的業績表現背后,沃爾瑪憑什么扎根中國?
  • 這一年,在沃爾瑪收獲了哪些?
  • 沃爾瑪中國:肩負企業責任 走可持續發展道路
  • 300畝綠色工業園
  • 山姆會員店:覆蓋中國24個城市,超400萬付費會員
  • 山姆會員店Plus版亮相上海,揭幕五大“中國之最”